学有妙招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期号: 1865期

  反复审题却依然因为粗心出错,学习任务拖至深夜还没完成……这些学习中的“拦路虎”,消耗着考生的时间,也消磨着信心。本期起,北京考试报开设学有妙招栏目,聚焦学习方法瓶颈、高效复习技巧等核心议题,约请一线教师、资深班主任分享实用经验,为考生探索更高效的学习路径。

 

古诗文记不住?三招让你记忆力“开挂”

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白 晶

 

  在初三语文学习中,古诗文默写是考生绕不开的重点,更是易丢分的难点。考场上,常有考生因原文默写漏字、错字、理解性默写答非所问而失分。若想突破瓶颈,考生可从以下三方面精准发力。

  

  先破“畏难心”:打消隔阂  建立亲近感

  不少考生面对古诗文时常陷入“觉得晦涩无用”的抵触情绪,要么觉得“古人的话离生活太远,背了也用不上”,要么因“看不懂字词意思”而不愿深入学习。

  其实,古诗文并非“古董文字”,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。现在的很多成语都源自古诗文,比如成语“峰回路转”出自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;一些词语的古今含义也有相通之处,如《陋室铭》中“调素琴”的“素”与“素质”中的“素”均为“不加修饰”之意。考生学好古代汉语对学习现代汉语也有很大帮助,只要摒除畏难情绪,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古诗文,你会发现古诗文的学习既有趣又实用。

  再解“背默难”:先“懂透”再“背诵”

  “记不住”“容易忘”是考生背诵古诗文时最头疼的问题。死记硬背的内容之所以容易忘,是因为诗句在考生脑海中只是零散的“文字组合”,而非有逻辑、有画面的“内容整体”。其实,理解文章内涵才是我们背诵的关键。对此,考生可在背诵时顺着作者的创作思路,将语句一字一字在脑海中铺陈开来。比如,考生背诵《岳阳楼记》时,可按“作记缘由—岳阳楼大观—因物而悲—因物而喜—政治抱负”的思路搭建背诵框架,再按语句间的逻辑层次在脑海中联想相关画面,从而实现空间记忆。

  巧攻“记不牢”:借“规律复现”破“遗忘周期”

  我们好不容易背熟的古诗文,没多久又“忘了”该怎么办?对此,考生背诵时可同步进行默写,边背边写既能强化字形记忆,还能及时发现漏字、错字等问题;同时,考生可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订重复背默计划。在日常做古诗文配套练习时,考生不能仅仅为了完成任务,要知道练习本身也是对学习内容的二次记忆。因此,考生做题时要避免依赖课本、笔记等资料,通过独立默写来检验自己背默的熟练度,一旦发现漏洞,及时把问题整理到笔记本上,避免下次再犯同类错误。

关于本站|征订办法|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优米国际娱乐 京ICP备19056224号-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:100083

Baidu
米优app怎么注册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