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请教老师张不开口怎么办?
教育笔谈

发布时间:2025-10-29 期号: 1865期

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吴爱兄

  【案例】

  “哎——三天了,还是做不出这道数学题。”课间操结束后,初三生丹丹盯着练习册上的函数图像发愁。她的指尖反复摩挲着演算纸的褶皱,这时,教室后门方向传来数学老师的脚步声,她猛地把练习册塞进抽屉,心脏怦怦直跳。

  这样忐忑的场景,最近总在丹丹的校园生活里上演。一次物理课学电路连接时,她没跟上老师演示的步骤,课后看着同桌向老师提问并得到耐心讲解,自己却攥着课本在办公室门口徘徊了三圈,最终还是低着头回到教室。

  【分析】

  丹丹的校园片段是不少初三生的写照,他们不敢靠近老师。“万一老师觉得我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,会不会觉得我很笨?”“要是问的时候说错话,其他老师听到会不会笑话我?”无数个“万一”在考生脑子里打转,原本梳理好的问题到老师面前就像被施了魔法,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
  有这类困惑的考生先要转变想法。比如,学习一项新运动时,我们会主动问教练规则是什么,怎么开始?而老师就像学科教练,考生好几天做不出的题目可能因为没找到对的思路,但老师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儿,一句话就能打通堵点,比考生自己闷头苦思冥想要高效很多。

  况且,老师有丰富的初三教学经验,最懂学考考点,也最清楚考生的思维漏洞,考生主动和老师沟通,相当于拿到了定制版复习指南,可以精准解决问题,避免在无效努力上浪费时间,少走很多弯路。

  【支招】

  其实,考生想和老师沟通但不知“怎么开口”时,可以学会下面几个实用小技巧,轻松迈出第一步。

  带着问题找线索

  考生可以把错题记在本子上,课间找老师说:“老师,这道物理浮力题我计算时没考虑物体是否完全浸没,您能帮我讲讲怎么判断吗?”从问具体问题入手,考生内心就不会太紧张,老师也能快速找到其知识漏洞。

  跟着进度聊困惑

  当老师复习到“一元二次方程”时,考生可以主动问:“老师,我总搞不清用不同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适用情况,比如什么时候用‘公式法’更省事,什么时候用‘因式分解法’解题快一点,您能帮我讲讲怎么判断吗?”当考生跟随课堂进度向老师提问,老师不会不耐烦,还会因其主动思考而给予肯定。老师可能会说:“你这个问题抓得准,很多同学都在这儿栽跟头。”这种认可会激励考生越来越敢沟通,慢慢和老师搭稳“连接桥”。

  肯定自己稳信心

  第一次主动找老师交流后,考生除了要记下解决方法外,还要肯定自己的勇气:“我今天主动问老师数学题了,特别棒!”通过这样的经历,考生会感受到老师能一下子找到自己的薄弱点,以后遇到问题就大胆找老师,比自己“硬啃骨头”效率高多了。

  如果考生每次提问前还是会犹豫,别着急,可先把问题写在纸上,找老师时照着念。老师会觉得你很认真,肯定愿意帮你。

  对初三生来说,高效学习不是一个人“闷头冲”,和老师多交流,让问题及时解决、让努力精准落地,才能为接下来的冲刺备考打下扎实基础。毕竟,学会借力、找对方法的复习才最高效。

关于本站|征订办法|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优米国际娱乐 京ICP备19056224号-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:100083

Baidu
米优app怎么注册账号